“真没想到,我不用出门,你们就顺利帮我办理了低保手续,你们的服务真是好。”近日,安远县孔田镇新塘村村民李添茂在村级社会救助点提交申请后,通过村干部“帮代办”的形式,顺利办好了低保手续,并拿到了低保证,从6月起就可享受低保救助保障。
这一社会救助实践得益于该县将低保、特困等的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,打造县、乡、村三级一站式的社会救助服务平台,提升审核确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,真正让群众少跑腿、解难事。
今年以来,安远县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深化改革创新,推动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让民生实事可感可及,让民生更有温度、幸福更有质感。
创新机制“兜好底”。围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衔接并轨,安远出台《安远县低收入人口认定(暂行)办法》,结合已有核算评估指标和认定评估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,探索重构低收入家庭收入支出核算评估指标体系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,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技术,对申请救助对象的收入、财产等信息进行全面核查,精准识别救助对象。同时,打造集“有空间、有队伍、有服务、有机制”“看得到、找得到、用得到”于一体的服务类社会救助综合平台,通过优化流程、整合资源,实现救助服务从“县城窗口”延伸到“村头门口”,提升社会救助便民化水平。
优化供给“养好老”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安远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“三年行动”计划,推动普惠性养老保障政策落实,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,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,满足城乡养老服务需求,擦亮“安逸养老、幸福致远”品牌;全力攻坚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运营,聚焦老人需求开展服务,推动设施运营常态化、可持续,让老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养老服务就在身边、就在家门口;建立困难老人动态评估机制,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,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安享晚年,目前,已建设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个,改造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家,建设城区助餐点2个,新建农村“一老一小幸福院”5家和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,培训养老机构护理员和家庭照护者120人。
贴心服务“办好事”。该县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,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,全面推行特殊节假日“为爱加班”婚姻登记制度,推出结婚落户“一件事”联办服务,围绕“客家有囍、爱在安远”主题,建设婚恋产业园,举办集体婚礼、集体颁证活动,形成“婚恋产业+移风易俗”示范链条;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,深入推进殡葬服务“减项降费优服务”,建立公民“身后一件事”集成办机制,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,感受到殡葬服务新变化;深入实施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开展地名命名设标,采集乡村地名信息,挖掘保护地名文化,有效服务群众出行、快递进村、特产营销。聚焦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需求,通过“康复+就业”的融合模式,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。(来源:客家新闻网)